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行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行瘀,中醫名詞,指一種治法。用活血藥或結合理氣藥以祛除瘀血。

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:「行瘀,即行血也。血行則氣行,氣行則血行,故行血即行氣也。」
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:「行瘀之法,必先以活血為主,而後佐以理氣之品,以行氣活血而兼顧氣血之調和也。」

行瘀的常用方劑有:

  1. 桃紅四物湯:活血化瘀,養血調經。主治月經不調、經閉痛經、產後瘀阻、跌打損傷等。
  2. 當歸芍藥散:養血活血,調經止痛。主治月經不調、經閉痛經、崩漏下血、產後瘀阻等。
  3. 血府逐瘀湯:活血化瘀,行氣止痛。主治胸脅刺痛、心腹疼痛、吐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崩漏等。
  4. 失笑散:活血化瘀,通經止痛。主治經閉痛經、產後瘀阻、跌打損傷等。
  5. 跌打損傷丸: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。主治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。

行瘀是中醫治療瘀血病證的重要方法,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、經閉痛經、產後瘀阻、跌打損傷等。在使用行瘀法時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選擇合適的方劑,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,以免加重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