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湊肺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湊肺

湊肺為中醫病證名,指因過度飲用冷熱酒或冷水,損傷肺臟而引發的咳嗽證候。此病名首見於《證治要訣·諸嗽門》,後世醫家如《張氏醫通》等亦有論述,歸屬於外感咳嗽或內傷咳嗽範疇,與「酒嗽」相關,但病機與表現更具特異性。

病因病機

中醫認為,肺為嬌臟,主宣發肅降,外合皮毛,易受外邪侵襲。若恣意飲用冷酒、熱酒或冷水,寒熱之氣直接傷肺,或酒毒濕熱內蘊,均可導致肺氣失宣、痰濕內停,甚則灼傷肺絡,引發咳嗽、痰血等症。《證治要訣》指出,此證因「飲冷熱酒,或飲冷水,傷肺致嗽」,強調外邪(酒毒、寒熱)與內傷(肺氣受損)並見的病機特點。

臨床表現

湊肺的主要證候包括:

  1. 咳嗽咽癢:因肺氣不利,咽喉為肺之門戶,故見癢而咳。
  2. 痰多唾血:酒毒化熱或寒飲凝滯,煉液為痰,痰熱壅肺或寒痰阻肺,損傷肺絡則見痰中帶血。
  3. 喘急脅痛:肺失肅降,氣機上逆則喘;足厥陰肝經布脅肋,肺氣壅滯可牽及肝經,導致脅肋脹痛。
  4. 不得安臥:夜間陽氣入陰,痰濕或熱邪擾動肺氣,加重咳嗽,影響臥寐。

治法與方藥

歷代醫家對湊肺的治療以宣肺化痰、清熱或溫散為主,兼顧調和氣血:

  1. 紫菀飲(《證治要訣》):以紫菀為君藥,性溫潤,善止咳化痰,配伍杏仁、桑白皮等宣降肺氣,適用於痰多喘咳者。
  2. 改定紫菀茸湯(《張氏醫通》):在紫菀飲基礎上加減,針對痰血、脅痛等證,可能加入茜草、藕節以涼血止血,或柴胡、枳殼疏肝理氣。

與相關病證鑑別

  1. 酒嗽:泛指因飲酒過度引起的咳嗽,病機或偏濕熱,或偏寒濕,而湊肺特指酒毒或冷熱直接傷肺的證型。
  2. 普通外感咳嗽:多因風寒、風熱外襲,無明顯酒傷或痰血證候。

湊肺的辨證需結合病史(飲酒或冷飲)與症狀特點,治療上注重標本兼顧,既化解外邪,又調理肺臟功能。此證反映了中醫「飲食傷肺」的獨特理論,亦體現了辨證論治的靈活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