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醒脾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醒脾是一種中醫治療方法,指用芳香健脾[1]藥健運脾[2]氣以治療脾為濕困,運化無力的病證。

醒脾的理論基礎是「脾主運化[3]」,脾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,負責將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吸收轉化,並將代謝產物排出體外。如果脾的功能受損,就會導致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[4]、腹脹[5]腹瀉等症狀。

醒脾的治療方法是使用芳香健脾藥,這些藥物具有行氣、醒脾、健胃的功效,可以幫助改善脾胃功能,促進消化吸收。常用的醒脾藥物有:陳皮香附砂仁白朮茯苓山藥等。

醒脾的應用範圍很廣,可以用於治療各種脾胃功能失調的疾病[6],包括:

  • 消化不良:食欲不振、腹脹、腹瀉等
  • 胃腸炎:嘔吐腹痛、腹瀉等
  • 肝炎:食欲不振、噁心、嘔吐等
  • 慢性疲勞綜合症:食欲不振、疲勞乏力等

醒脾的療效很好,但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,以免出現不良反應。

以下是一些醒脾藥物的古籍原文:

醒脾是一種安全有效的中醫治療方法,可以幫助改善脾胃功能,促進消化吸收。如果您有消化不良、胃腸炎、肝炎等脾胃功能失調的疾病,可以試試醒脾的方法。但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,以免出現不良反應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健脾 - A+醫學百科

  2. 运脾_百度百科

  3. 脾主运化 - 百度百科

  4. 食欲不振 - A+医学百科

  5. 腹脹 | 腹脹的症狀和治療【 小A醫學百科 - lifepedia

  6. 疾病查询-症状查询-39疾病百科-完善的疾病数据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