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胸第一側線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胸第一側線
胸第一側線為中醫經絡定位術語,指距離胸骨正中線旁開2寸之縱向虛擬連線,屬足少陰腎經循行路徑。此線自上而下貫穿胸部,共分布六穴,分別為俞府、彧中、神藏、靈墟、神封、步廊,均為腎經要穴,主治與腎、肺、心相關之疾。
經絡循行與穴道分布
足少陰腎經起於足底湧泉穴,上行貫脊入胸,其胸部段即沿胸第一側線行走。各穴定位與功能如下:
-
俞府(KI27)
- 定位:鎖骨下緣,前正中線旁開2寸。
- 主治:咳嗽、氣喘、胸悶,具寬胸理氣之效。
-
彧中(KI26)
- 定位:第一肋間隙,胸第一側線上。
- 主治:氣逆不降引發之嘔吐、膈肌痙攣,兼治胸肋脹痛。
-
神藏(KI25)
- 定位:第二肋間隙,胸第一側線上。
- 主治:心神不寧、煩滿咳逆,為調理心肺氣機之穴。
-
靈墟(KI24)
- 定位:第三肋間隙,胸第一側線上。
- 主治:胸脅痛、乳癰,具疏肝降氣之能。
-
神封(KI23)
- 定位:第四肋間隙,胸第一側線上。
- 主治:心悸、氣促,亦用於乳疾調理。
-
步廊(KI22)
- 定位:第五肋間隙,胸第一側線上。
- 主治:胃氣上逆、脅痛,為腎經連接脾胃之樞紐。
中醫理論關聯
胸第一側線穴位屬腎經,然其臨床應用與腎主納氣、腎陰上濟心肺之生理密切相關。此線穴道多能調節氣機升降,尤擅處理因腎不納氣所致之咳喘,或腎陰不足引發之心悸煩熱。此外,腎經「上貫肝膈」,故部分穴位(如靈墟)亦能疏解肝鬱脅痛,體現經脈與臟腑的整體聯繫。
臨床配伍應用
胸第一側線穴位常與任脈膻中、手太陰肺經中府等穴配伍,強化寬胸解鬱之效;若兼見腎虛症狀,可配下肢腎經太溪、復溜,以滋腎固本。針灸或推拿此線時,需依病症虛實選擇補瀉手法,如虛證宜輕柔點按,實證可稍加深刺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