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胸穴指壓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胸穴指壓法

胸穴指壓法為中醫推拿療法之一種,係透過手指按壓胸部特定穴位以達到治療疾病之目的。此療法源自中醫經絡理論,利用胸部穴位與全身臟腑經絡之對應關係,通過外力刺激調節人體氣血運行。

理論基礎

中醫理論認為,胸部為諸經循行之要道,尤以任脈、足太陰脾經、足陽明胃經、手太陰肺經等多條經絡匯聚於此。《靈樞·經脈》記載:「胸腹者,五臟六腑之宮城,陰陽氣血之發源。」胸穴與全身臟腑功能密切相關,通過刺激可調節相應臟腑功能。

胸穴多分布於胸部前側及側面區域,大多為敏感壓痛點。中醫稱此類反應點為「阿是穴」,當臟腑功能失調時,相應經絡會在體表特定位置出現壓痛或硬結等反應。

治療原理

  1. 經絡調和:通過刺激胸部穴位,疏通相關經絡氣血,調整臟腑功能
  2. 止痛消腫:指壓刺激可促進局部氣血流通,達到「通則不痛」之效
  3. 神經調節:現代研究顯示,胸部穴位刺激可影響自主神經系統,調節內臟功能

臨床應用

胸穴指壓法主要適用於以下疾患:

  • 疼痛性疾病:頭痛、胸脅痛、腰痛、胃脘痛
  • 運動系統疾病:各種軟組織扭挫傷、肌肉勞損
  • 內科病症:胃脹、消化不良、咳嗽
  • 神志疾病:失眠、焦慮

常用胸穴舉隅

  1. 膻中穴:位於兩乳頭連線中點,任脈要穴,主治胸悶、心痛、咳喘
  2. 中府穴:鎖骨外端下方,肺經募穴,主治咳嗽、氣喘
  3. 期門穴:乳頭直下兩肋,肝經募穴,主治胸脅脹痛、嘔吐
  4. 乳根穴:乳頭直下第五肋間,主治乳汁不通、胸痛
  5. 天池穴:乳頭外一寸,主治胸悶、肋間神經痛

操作方法

施術者以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壓胸部穴位,力度宜由輕漸重,以患者能耐受且產生酸脹感為度。通常每次按壓3-5分鐘,可配合揉法、點法等手法交替使用。視病情可單穴施術或多穴配伍。

中醫強調「辨證取穴」,需根據患者具體症狀選擇相應胸穴。如胃痛可取中脘、胃脘下俞等胸腹穴位;腰痛可選取與腎經相關之胸部穴位。此外,胸穴指壓常與其他推拿手法配合使用,以增強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