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胸俞十二穴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胸俞十二穴
概述
胸俞十二穴是中醫學中位於胸部的重要穴位群,出自《素問·氣穴論》。該組穴位由六個成對穴點組成,左右各一,共計十二穴。這些穴位都屬於足少陰腎經,沿胸部前正中線旁開二寸分佈,從第一肋間隙至第六肋間隙依次排列。
具體穴位組成
胸俞十二穴包括以下六對穴位:
- 俞府穴(左右各一)
- 定位:在胸部,前正中線旁開二寸,鎖骨下緣凹陷處
- 解剖:位於胸大肌中,布有鎖骨上神經前支和胸肩峰動脈分支
-
彧中穴(左右各一)
- 定位:在胸部,前正中線旁開二寸,第一肋間隙中
- 解剖:在胸大肌中,布有第一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胸廓內動脈分支
-
神藏穴(左右各一)
- 定位:在胸部,前正中線旁開二寸,第二肋間隙中
- 解剖:在胸大肌中,布有第二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胸廓內動脈分支
-
靈墟穴(左右各一)
- 定位:在胸部,前正中線旁開二寸,第三肋間隙中
- 解剖:在胸大肌中,布有第三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胸廓內動脈分支
-
神封穴(左右各一)
- 定位:在胸部,前正中線旁開二寸,第四肋間隙中
- 解剖:在胸大肌中,布有第四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胸廓內動脈分支
-
步廊穴(左右各一)
- 定位:在胸部,前正中線旁開二寸,第五肋間隙中
- 解剖:在胸大肌中,布有第五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胸廓內動脈分支
經絡歸屬
胸俞十二穴皆屬足少陰腎經,其循行路線從足走腹胸,胸俞十二穴位於腎經在胸部的循行區域。這些穴位與腎臟有密切聯繫,通過經絡傳導能夠調節腎的功能。
生理功能
-
調節腎氣:作為腎經穴位,胸俞十二穴具有調理腎氣的作用,能夠治療腎虛相關症狀。
- 寬胸理氣:位於胸部的這些穴位具有疏理胸中氣機的作用,可緩解胸悶、氣喘等症狀。
- 養心安神:部分穴位如神藏、靈墟等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,可調節心神不安。
- 通絡止痛:能夠疏通胸脅部經絡氣血,緩解胸脅脹痛。
臨床應用
- 呼吸系統病症:可治療咳嗽、氣喘、胸痛等肺部病症。
- 心血管病症:用於心悸、胸悶等心系疾患的輔助治療。
- 精神情志病症:如失眠、焦慮等與心神相關的症狀。
- 消化系統病症:部分穴位可用於治療呃逆、嘔吐等胃氣上逆症狀。
- 局部病症:治療胸脅部疼痛、乳腺疾病等局部病變。
作用機理
中醫學認為胸俞十二穴通過多種途徑發揮治療作用:
- 經絡調節:通過足少陰腎經,調節腎臟功能及其相關聯臟腑。
- 氣血運行:改善胸部氣血循環,消除氣滯血瘀。
- 臟腑反射:胸部穴位與內臟存在對應關係,可反射性調節臟腑功能。
- 神經調節:通過刺激肋間神經,影響自主神經系統功能。
古今研究
歷代醫家對胸俞十二穴的認識不斷深化。《素問》首次記載了這組穴位,後世醫家有更多臨床應用記載。現代研究顯示,刺激這些穴位能影響自主神經功能、調節內分泌系統,並對呼吸、循環系統產生良性影響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