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虛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虛閉(虛性耳閉)
虛閉為中醫病證名,屬耳聾範疇,指因氣血虧虛、腎精不足或臟腑功能衰退,導致耳竅失養而漸發聽力減退或閉塞的病證。此證多見於年高體弱、久病耗損或過勞傷正者,其病機與「精脫腎虧」密切相關,臨床特點為耳聾漸進、耳鳴聲細、時輕時重,可伴頭暈目眩、腰膝酸軟等虛象。
病因病機
- 腎精虧虛:
腎開竅於耳,《靈樞·脈度》云:「腎氣通於耳,腎和則耳能聞五音。」若年老體衰、房勞過度或久病傷腎,致使腎精耗損,髓海空虛,耳竅失於濡養,則發為虛閉。 - 氣血不足:
脾胃為後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。若勞倦內傷、飲食失調或憂思過度,耗傷氣血,清陽不升,濁陰不降,耳竅氣血壅滯,亦可致聾。 - 心脾兩虛:
心主血脈,脾統血藏意。思慮勞神過度,暗耗心血,脾失健運,氣血無以上奉於耳,如《景岳全書》所言:「勞倦傷脾,中氣不足,清陽不升,九竅不利。」
臨床表現
- 聽力逐漸減退,耳鳴如蟬,聲細而持續。
- 伴頭暈目眩、腰膝酸軟、面色少華、心悸健忘等虛羸之象。
- 舌淡或紅少苔,脈細弱或沉細(腎虛者常見脈沉弱,氣血虛者脈細緩)。
治法與方藥
虛閉以「補虛通竅」為總則,依證型選方:
- 腎精虧虛:
- 六味地黃丸(《小兒藥證直訣》)加減:熟地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澤瀉、丹皮、茯苓,可加枸杞、磁石以益精聰耳。
- 左歸丸(《景岳全書》)適用於陰虛火旺者,加龜板、知母滋陰降火。
- 氣血兩虛:
- 歸脾湯(《濟生方》)加減:黃耆、人參、白朮、當歸、龍眼肉,佐石菖蒲、遠志以開竅。
- 益氣聰明湯(《東垣試效方》)升舉清陽,適用於中氣下陷者。
- 心脾不足:
- 天王補心丹(《攝生秘剖》)合通氣散(《醫林改錯》),養心安神兼通耳竅。
針灸療法
取穴以補腎益氣、調和氣血為主:
- 腎俞、太谿:補益腎精,培元固本。
- 聽宮、翳風:局部取穴,疏通耳部經氣。
- 足三里、三陰交:健脾益氣,化生血脈。
古籍參考
《景岳全書·卷二十七》強調:「虛閉者,非肝膽之火,非痰飲之閉,乃精氣內奪,營衛耗傷所致。」指出其與實證耳聾(如風火閉竅、痰濁上蒙)之別。虛閉屬慢性疾患,調治需緩圖其本,不可妄用攻伐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