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虛煩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虛煩[1]

虛煩,中醫名詞[2],證名。因虛而致心胸煩熱者。由傷寒[3]汗、吐、下後,邪熱[4]乘虛客於胸中,或病後餘熱留戀,或津涸、血虛[5]、腎虧[6]、虛人停痰飲虛勞等所致。多兼見鬱悶不寐口乾咽燥等症。

傷寒論.辨太陽病脈證並治》治傷寒發汗吐下後,虛煩不得眠,用梔子豉湯

類證治裁.煩躁》治雜症虛煩,因津涸燥結而煩者,用人參固本丸加棗仁、竹葉。因血虛煩渴,至夜躁熱尤甚者,用當歸補血湯。因腎水下竭,心火上炎而煩者,用生料六味丸煎服。病後餘熱欲吐,虛煩不安者,用人參竹葉湯竹茹湯。病久煩熱不止者,用六味湯加棗仁。肥人虛煩不眠,為痰濕停滯,用溫膽湯

金匱要略.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》:「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。」

虛煩的症狀

虛煩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心煩胸悶、口乾、咽燥、失眠、多夢、尿黃、大便乾結等。

虛煩的治療

虛煩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1. 清熱解毒:適用於虛煩伴有發熱口渴咽痛等症狀。常用方藥有梔子豉湯竹葉石膏湯等。
  2. 養陰生津:適用於虛煩伴有口乾、咽燥、失眠等症狀。常用方藥有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。
  3. 補氣健脾:適用於虛煩伴有食欲不振、倦怠乏力等症狀。常用方藥有參苓白朮散四君子湯等。
  4. 活血化瘀:適用於虛煩伴有胸悶、心悸、肢體麻木等症狀。常用方藥有丹參飲桃紅四物湯等。

虛煩的預防

虛煩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2. 注意飲食營養,多吃新鮮蔬果。
  3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4. 戒菸戒酒,避免不良嗜好。
  5. 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早期治療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虛煩 - A+醫學百科

  2. 中醫名詞術語(上) - The Qi

  3. 傷寒 (中醫) 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  4. 邪熱 - 百度百科

  5. 血虚_百度百科

  6. 頻尿、腰背痠痛是腎虛?腎虛和腎虧一樣嗎?中醫師教如何改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