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虛勞耳聾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虛勞耳聾

病名
虛勞耳聾,係指因腎氣虧虛或勞傷過度所致之耳聾證候。此病名首見於《諸病源候論》,其卷三有載:「腎候於耳,勞傷則腎氣虛,風邪入於腎經,則令人耳聾而鳴。」意指腎氣本虛,復因過勞損傷,致腎氣更衰,風邪乘虛侵擾腎經,終致耳聾耳鳴。

病因病機

  1. 腎虛為本:中醫認為,「腎開竅於耳」,耳之聽覺功能賴腎精充養。若稟賦不足、久病耗損,或房勞過度,皆可致腎精虧虛,耳竅失養,聽力漸衰。
  2. 勞傷誘發:過勞(包括體力、腦力或房事)耗氣傷精,加重腎虛;虛則衛外不固,易受風邪侵襲,邪入腎經,上擾清竅,發為耳聾。
  3. 兼夾風邪:腎氣虛弱之際,風邪外襲或內生,循經上擾耳竅,與虛相搏,可致耳鳴耳聾驟發或加重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聽力減退,或逐漸失聰,或突發耳聾。
  • 耳鳴如蟬,晝輕夜重,遇勞加劇。
  • 伴頭暈目眩、腰膝酸軟、神疲乏力等腎虛證候。
  • 舌淡苔薄,脈沉細弱。

治法與方藥
治宜補益腎氣,填精濡耳,佐以祛風通竅。

  1. 右歸丸加減:溫補腎陽、填精益髓,適用於腎陽虛者,症見畏冷肢涼、面色晄白。可酌加磁石、石菖蒲以通竅。
  2. 左歸丸加減:滋補腎陰,適用於腎陰虛者,症見潮熱盜汗、口咽乾燥。可配何首烏、黃精增強養陰之效。
  3. 益氣聰明湯:若氣虛明顯,可配伍此方升舉清陽,益氣聰耳。

分型論治

  • 腎精虧虛型:耳聾日久,鳴聲細弱,腰膝酸軟,齒搖髮脫。治宜補腎填精,用耳聾左慈丸加減。
  • 腎陽不足型:耳聾畏寒,四肢不溫,小便清長。治宜溫腎助陽,用肉蓯蓉丸合金匱腎氣丸。
  • 兼風邪擾竅:耳聾突發,鳴聲如潮,惡風頭痛。治宜扶正祛風,用益氣聰明湯合蒼耳子散。

古籍參考
除《諸病源候論》外,《景岳全書》提及「耳聾證,總因氣閉不通」,強調腎虛為本;《醫學入門》則指出「勞聾因久勞傷腎」,主張從虛勞論治。

此證病程多遷延,需注重補虛固本,調攝腎氣,以期漸復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