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虛靈廓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虛靈廓乃中醫眼科八廓理論之重要組成,隸屬離位,對應人體內眥部位。其經絡联系小腸之腑,臟象歸屬於心,充分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「臟腑表裡相合」之整體觀。
在臟腑功能方面,《目經大成》明確指出「心與小腸相為表裡」,虛靈廓主司「含通水火」之機。此功能深合《內經》「心為君火」「小腸主液」之論,心火下煦腎水,小腸分別清濁,共司水火既濟、氣化升降之職。當水火交泰、清陽上升之際,則「品物咸章」——意指人體氣血精微得以正常輸布,五臟六腑皆得其養。
從經絡學說剖析,虛靈廓通過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的絡屬关系,構建目竅與臟腑間的聯繫通道。《靈樞·邪氣藏府病形》言「十二經脈,三百六十五絡,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」,虛靈廓正是此理論在眼科的具體呈現。臨床觀察發現,心火上炎或小腸有熱時,常見目赤眵多、內眥脹痛等症,此即虛靈廓異常之候。
在五行生剋層面,虛靈廓屬火,與離卦相應。離為火而中虛,喻示人體正常的火性當如燈燭明亮而空透,若火勢亢盛則灼傷目絡,火衰則神光晦暗。此與《審視瑤函》「目乃先天之空竅,肇始之元明」的論述一脈相承,強調虛靈廓維持清明視覺的關鍵作用。
歷代醫家對虛靈廓的認識不盡相同。《銀海精微》稱其為「養化廓」,《醫宗金鑑》則名「胞陽廓」,然其核心病機始終圍繞心與小腸的功能盛衰。現代中醫眼科學將其病理變化歸納為三類:心火上炎型見目赤澀痛,心陰不足型見視物昏花,小腸實熱型見眵多黏結,均需通過調和虛靈廓所屬經臟來論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