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虛脈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虛脈

1. 脈象特徵
虛脈為中醫脈診中的重要脈象之一,其特徵為三部(寸、關、尺)脈搏皆顯軟弱無力,按壓時有空洞感,彷彿脈管中氣血不足。《脈經》明確記載:「虛脈遲大而軟,按之不足,隱痛豁豁然空。」此脈象多因氣血虧虛、臟腑功能衰退所致,常見於久病體弱、氣血兩虛或陰陽俱損之證。

虛脈可細分為以下幾類:

  • 氣虛脈虛:脈搏微弱,按之浮而無力,多見於肺脾氣虛。
  • 血虛脈虛:脈細軟無力,伴有面色蒼白、心悸等血虛症狀。
  • 陰虛脈虛:脈細數而無力,多伴隨潮熱盜汗等陰虛內熱之象。
  • 陽虛脈虛:脈沉遲無力,常伴有畏寒肢冷等陽虛症狀。

2. 病理意義
虛脈主虛證,提示人體正氣不足,氣血陰陽虧損。《瀕湖脈學》云:「虛來遲大豁然空,舉按無力仔細看。」臨床上需結合其他症狀判斷具體病機,如:

  • 氣虛者,脈虛而短,伴有乏力、氣短。
  • 血虛者,脈虛而細,伴有面色萎黃、頭暈。
  • 陰陽兩虛者,脈虛而弱,精神萎靡,功能低下。

3. 針刺與虛脈
《內經》提及「虛脈」亦涉及針刺療法,如:

  • 刺絡瀉血法(虛其脈):針對實熱證,通過刺絡放血以洩熱,如《素問·長刺節論》所載:「刺之虛脈。」此法旨在調和氣血,使亢奮的實熱狀態恢復平衡。
  • 經脈虛陷調治:針對經絡氣血虛衰或瘀滯,《靈樞·刺節真邪》提出:「視其虛脈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。」意指針灸時需辨別經脈虛實,針對氣血不足的經絡進行補法,如艾灸或針刺補氣穴位(如足三里、氣海)。

4. 與相似脈象鑒別

  • 弱脈:沉細無力,但無空豁感,主氣血俱虛。
  • 微脈:極細極軟,似有似無,主陽氣衰微。
  • 芤脈:浮大中空,如按蔥管,主失血或津傷。

虛脈的辨析需結合脈形、脈勢及全身症狀,方能準確判斷病機,為臨床辨證施治提供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