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虛滿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虛滿是中醫學中的一個重要病狀名詞,指患者自覺腹部脹滿,但按壓時卻感覺空虛柔軟的臨床表現。此症多屬虛證範疇,其病機核心在於中氣不足或脾胃虛寒所致。
在《黃帝內經·素問·厥論》中已有明確記載:「少陰厥逆,虛滿嘔變,下洩清。」此段經文提示,虛滿的發生與少陰經氣機逆亂密切相關,且常伴隨嘔吐、腹瀉清冷等症狀,進一步佐證其虛寒本質。
從中醫理論分析,虛滿的形成主要與以下機制相關:
- 中氣不足:脾胃為後天之本,主司運化水穀精微。若脾胃氣虛,運化無力,則氣機壅滯於中焦,雖有形似脹滿之感,實則因氣虛不運所致,按之柔軟無物。
- 脾胃虛寒:陽氣虛衰,寒從內生,中焦溫煦失職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因而產生虛性脹滿。此類患者常伴有畏寒、喜溫喜按、大便溏薄等虛寒見症。
- 臟腑氣機失調:肝主疏泄,若肝氣不足或肝鬱克脾,亦可影響脾胃升降,間接導致虛滿。
在辨證時,虛滿需與「實滿」相鑒別。實滿多因宿食、痰濕、瘀血等實邪阻滯,按之堅硬疼痛;而虛滿則以按之柔軟、喜按為特徵,且多伴有神疲乏力、面色萎黃等虛象。
歷代醫家對虛滿的治療多以溫補脾胃、益氣升陽為法,如《傷寒論》中的理中湯、補中益氣湯等方劑,皆可隨證加減。針對虛寒顯著者,可佐以附子、乾薑等溫陽散寒之品,以恢復中焦運化之機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