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虛秘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虛秘
虛秘為中醫病證名,指因氣血津液虧虛、臟腑功能不足所導致之大便不通。其病因多與體質虛弱、病後失調,或汗、吐、下過度耗傷津液有關,致使腸道失潤或推動無力,發為便秘。歷代醫家對虛秘之論述頗為詳盡,如《聖濟總錄》云:「或因病後重亡津液,或因老弱血氣不足,是謂虛秘。」
病因病機
虛秘之成因可概括為陰虛、陽虛、氣虛、血虛四類:
- 陰虛秘:多因熱病傷陰、年老精血虧耗,或久病陰液不足,腸道失於濡潤,以致便乾難解。
- 陽虛秘:常見於素體陽虛或久病傷陽者,陰寒內結,陽氣不運,腸道傳導乏力,致大便滯澀。
- 氣虛秘:多因脾胃虛弱,中氣不足,推動無力,故見排便努掙、乏力。
- 血虛秘:婦人產後或失血過多者,血虛腸燥,大便乾結如粟。
辨證分型與治法
-
氣虛秘
- 表現:大便不硬,然臨廁乏力、汗出短氣,舌淡苔白,脈弱。
- 治法:益氣潤腸,方用黃芪湯(黃芪、陳皮、火麻仁等)或補中益氣湯加減。
-
血虛秘
- 表現:面色無華,頭暈心悸,大便乾結,舌淡脈細。
- 治法:養血潤燥,方選益血潤腸丸(當歸、熟地、杏仁等)或四物湯加松子仁、柏子仁。
-
陰虛秘
- 表現:形瘦煩熱,口乾顴紅,大便乾結如羊屎,舌紅少苔,脈細數。
- 治法:滋陰通便,可用增液湯合五仁丸(桃仁、杏仁、郁李仁等)。
-
陽虛秘
- 表現:腹中冷痛,四肢不溫,小便清長,大便艱澀,舌淡苔白,脈沉遲。
- 治法:溫陽通便,方如蓯蓉潤腸丸(肉蓯蓉、沉香、當歸等)或半硫丸。
古籍論述摘要
- 《醫學心悟》提出「虛閉」之治:「老人精血不足,新產婦人氣血乾枯……四物湯加松子仁、柏子仁、肉蓯蓉、枸杞、人乳之類以潤之。」
- 《金匱翼》則分虛秘為陰陽二端:「治陽虛者,但益其火,則陰凝自化;治陰虛者,但壯其水,則涇渭自通。」
虛秘之治,首重辨清氣血陰陽之虛,輔以潤下、溫通、滋養等法,標本兼顧,使腸腑得潤、傳導復常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