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虛脫呃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虛脫呃

定義與病機
虛脫呃為中醫病證名,屬呃逆之危重證型,主因真元耗竭、陰陽欲脫所致。首見於《類證治裁·卷三》,其病機根源於臟腑氣血極度虧虛,尤以腎陽衰微、胃氣將絕為關鍵。《景岳全書·呃逆》指出:「大病之後,虛羸至極,或誤攻傷正而發呃者,此屬真元敗露之兆。」蓋因元氣衰敗,陰陽失守,虛陽浮越,擾動膈肌而生呃逆。

臨床特徵
此症特點為呃聲低弱、斷續難續,甚則氣不得續,伴見面色蒼白、冷汗淋漓、四肢厥冷、脈微欲絕等脫象。區別於實呃之聲高頻密,虛脫呃多見於久病重疾、誤治傷正或高齡體衰者,提示臟腑功能瀕臨衰竭。

辨證分型與治法

  1. 真陽暴脫型

    • 病機:命門火衰,陰寒內盛,虛陽上越。
    • 主方:右歸飲(《景岳全書》)加減,溫補腎陽、引火歸元;甚者投四逆加人參湯回陽固脫。
  2. 氣血雙虧型

    • 病機:久病耗傷,中氣下陷,胃虛失降。
    • 主方:大補元煎(《景岳全書》)合補中益氣湯,峻補脾腎、升舉下陷之氣。
  3. 陰竭陽浮型

    • 病機:津液枯涸,虛熱內擾,沖氣上逆。
    • 主方:理陰煎(《景岳全書》)滋陰涵陽,佐以鎮攝浮火。

古籍佐證
《類證治裁》強調「脫呃之治,急固根本」;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亦載:「虛脫作呃,乃陰陽離決之先聲,非大劑峻補不能挽回。」歷代醫家多從脾腎著手,蓋因腎為先天之本,脾胃為後天之源,二臟氣復則呃逆自平。

相關概念辨析

  • 虛呃:泛指正氣不足所致呃逆,病勢較緩,治法以溫補為常。
  • 虛脫呃:屬虛呃之極危者,兼見脫證,需急救固脫。

此證預後多凶險,臨證須辨明陰陽亡脫之偏重,遣方用藥貴在果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