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虛則補之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虛則補之,實則瀉之,衰則補之,熱則疾之,寒則留之,燥則潤之,濕則燥之,急則徐之,緩則急之,勞則勿使汗,汗則勿使極,極則傷陰,陰傷則陽受邪,陽受邪則身熱,身熱則煩躁不安,煩躁不安則神去,神去則死。

這段話是說明針灸治療的基本原則。其中,針灸治療的基本原則有以下幾點:

  1. 虛則補之:對於久病體虛的病人,應該使用補的手法進行治療。補的手法可以增強正氣,提升體質,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。

  2. 實則瀉之:對於實證病人,應該使用瀉的手法進行治療。瀉的手法可以排除體內的實邪,消除病理反應,從而達到治病的效果。

  3. 盛則瀉之:對於邪氣盛的病人,應該使用瀉的手法進行治療。瀉的手法可以將邪氣排出體外,恢復正常的生理狀態。

  4. 衰則補之:對於正氣衰退的病人,應該使用補的手法進行治療。補的手法可以增強正氣,提升體質,增加免疫力,從而達到治病的效果。

  5. 熱則疾之:對於熱證病人,應該使用急速的手法進行治療,以便能夠迅速將體內的熱邪排出體外,恢復正常的體溫。

  6. 寒則留之:對於寒證病人,應該使用緩慢的手法進行治療,以便能夠溫煦陰寒,緩解疼痛,促進血液循環。

  7. 燥則潤之:對於燥證病人,應該使用滋潤的手法進行治療,以便能夠補充體內的水分,保持組織的正常濕潤度。

  8. 濕則燥之:對於濕證病人,應該使用乾燥的手法進行治療,以便能夠排除體內的濕邪,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。

  9. 急則徐之:對於急症病人,應該使用緩慢的手法進行治療,以便能夠平穩地調節體內的生理機能,緩解病情,減輕痛苦。

  10. 緩則急之:對於緩症病人,應該使用急速的手法進行治療,以便能夠迅速恢復機體的平衡,促進康復。

  11. 勞則勿使汗,汗則勿使極:對於虛弱病人,應該避免過度出汗,以免耗損正氣,加重病情。

  12. 極則傷陰,陰傷則陽受邪,陽受邪則身熱,身熱則煩躁不安,煩躁不安則神去,神去則死:如果過度虛弱,或者過度使用針灸治療,可能會傷害陰氣,使陽氣易受邪氣侵襲,引起身體發熱,煩躁不安,甚至失去意識,最終可能導致死亡。

以上就是針灸治療法則的基本原則。在實踐中,針灸師需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,選擇適合的治療手法,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