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虛者補其母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「虛者補其母」為中醫治療虛證之重要法則,源於《難經·六十九難》,其理論基礎建立於五行相生與五臟母子關係之上。此原則強調,對於臟腑虛弱之證,除直接調補該臟外,更需溯本求源,補益其母臟以固根本。
五行相生與母子關係
五行學說中,相生次序為「木→火→土→金→水」,每一行既為所生者之母,亦為生己者之子。五臟配五行:肝屬木、心屬火、脾屬土、肺屬金、腎屬水。據此推衍:
- 腎(水)為肝(木)之母:肝虛者可補腎水以滋肝木
- 肝(木)為心(火)之母:心虛者可養肝木以助心火
- 心(火)為脾(土)之母:脾虛者可溫心火以生脾土
- 脾(土)為肺(金)之母:肺虛者可健脾胃以培土生金
- 肺(金)為腎(水)之母:腎虛者可益肺氣以金生水
臨床運用範例
- 培土生金法
肺氣虛弱所致久咳、氣短,除補益肺氣外,常配伍健脾益氣之藥(如四君子湯加黃芪),乃因脾土健運則水穀精微上輸養肺。 - 滋水涵木法
肝陰不足見眩暈、目澀,除用白芍、枸杞等養肝外,多佐以熟地、山茱萸等滋補腎陰(如杞菊地黃丸),取腎水充盈則肝木得養之理。 - 益火補土法
脾陽虛衰之泄瀉、腹冷,於溫脾藥(如附子理中丸)中常配肉桂以溫補心腎之陽,蓋心火下煦則脾土得暖。
針灸配穴之應用
針灸治療亦循此理,選取母經或母穴以治子虛:
- 肺虛取太淵:肺屬金,土為金母,太淵屬土穴
- 脾虛取大都:脾屬土,火為土母,大都屬火穴
- 腎虛取復溜:腎屬水,金為水母,復溜屬金穴 他如肝虛取腎經陰谷(水穴)、心虛取肝經大敦(木穴),均為虛則補母之具體體現。
此治法體現中醫「治病求本」思想,通過五行生剋調動臟腑自癒能力,非僅治標而重在培本。歷代醫家如李東垣《脾胃論》強調「土為萬物之母」,張景岳《類經》闡發「虛則補母,實則瀉子」,皆深化此理論於臨床辨治之中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