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虛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虛證,是中醫八綱之一,是指人體精氣、營血不足或臟腑虛證出現的虛弱證候。

《素問.通評虛實論》中說:「邪氣盛則實,精氣奪則虛。」

虛證的症狀包括精神萎靡,面色蒼白,身倦無力,或五心煩熱,形體消瘦,心悸氣短,自汗盜汗,大便溏泄,小便頻數或不禁,舌質胖淡或光絳,脈虛細無力等。

治療虛證,以補益滋養為主。

虛證有陽虛、陰虛、氣虛、血虛、心虛、肝虛、脾虛、肺虛、腎虛等之分。

以下分別介紹各種類型的虛證。

  • 陽虛:陽氣不足,表現為畏寒怕冷,四肢冰涼,腰膝酸軟,精神不振,食欲不振,大便溏泄,小便清長,舌淡苔白,脈沉細無力。
  • 陰虛:陰液不足,表現為潮熱盜汗,手足心熱,口乾咽燥,心煩失眠,大便乾結,小便短赤,舌紅少苔,脈細數。
  • 氣虛:氣力不足,表現為疲倦乏力,食欲不振,心悸氣短,自汗盜汗,大便溏泄,小便頻數,舌淡苔白,脈虛弱無力。
  • 血虛:血液不足,表現為面色蒼白,唇甲淡白,頭暈目眩,心悸失眠,健忘耳鳴,月經量少,舌淡苔白,脈細弱無力。
  • 心虛:心氣不足,表現為心悸氣短,心煩失眠,健忘多夢,舌淡苔白,脈細弱無力。
  • 肝虛肝血不足,表現為兩目乾澀,視物模糊,頭暈目眩,耳鳴耳聾,腰膝酸軟,月經量少,舌淡苔白,脈弦細無力。
  • 脾虛:脾氣不足,表現為食欲不振,腹脹便溏,大便不成形,舌淡苔白,脈沉弱無力。
  • 肺虛:肺氣不足,表現為咳嗽無痰,氣短乏力,自汗盜汗,舌淡苔白,脈虛弱無力。
  • 腎虛:腎精不足,表現為腰膝酸軟,耳鳴耳聾,健忘失眠,性功能減退,舌淡苔白,脈沉細無力。

虛證的治療,以補益滋養為主。

陽虛證可用附子、乾薑、肉桂等溫補陽氣;陰虛證可用熟地、山藥、枸杞子等滋陰補血;氣虛證可用黃芪、党参、白朮等益氣健脾;血虛證可用當歸、熟地、白芍等補血養血;心虛證可用人參、茯苓、酸棗仁等安神養心;肝虛證可用當歸、白芍、川芎等補肝養血;脾虛證可用山藥、白朮、茯苓等健脾益氣;肺虛證可用黃芪、白朮、五味子等補肺益氣;腎虛證可用熟地、山藥、枸杞子等滋陰補腎。

虛證的治療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,辨證施治,不可盲目用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