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徐春甫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徐春甫
生平概略
徐春甫(1520-1596),明代著名醫學家,字汝元(亦作汝源),號思鶴,又號東皋,安徽祁門人氏。出身儒學世家,因體弱多病,遂轉而習醫,師從當時名醫汪宦。徐氏鑽研醫理甚深,精通內科、婦科、兒科等領域,後於太醫院任職,地位顯要。
醫學會創立
隆慶初年(1568年),徐春甫積極參與籌組醫學學術團體「一體堂宅仁醫會」,此為中國醫學史上早期具組織性的醫學學術團體之一,對於促進當時醫家交流與學術發展貢獻良多。
主要著作
徐氏著述豐碩,主要包括:
- 《古今醫統》:百卷巨著,系統性彙編上古至明代各家醫學理論與臨床經驗,內容涵蓋醫理、診法、方藥等各方面。
- 《內經要旨》:對《黃帝內經》進行提綱挈領的詮釋與整理,凸顯其學術價值。
- 《婦科心鏡》:專門論述婦科疾病診治。
- 《幼幼匯集》:兒科專著,集中論述小兒生理特點與疾病治療。
- 《痘疹洩秘》:探討痘疹類疾病的證治要訣。
學術思想
徐春甫學術上特重脾胃學說,推崇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(東垣)的脾胃論觀點,強調"脾胃為後天之本"的重要性。其用藥主張靈活變通,不拘泥古方,認為應根據實際病情加減化裁。
徐氏尤為強調"良醫應當兼通針藥",體現其對針灸與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整體觀念。他在《古今醫統》中詳細記載針灸療法,並結合自身臨床經驗,論述針藥並用的治療優勢。
學術影響
徐春甫醫學思想承先啟後,對後世中醫發展影響深遠。其編纂的《古今醫統》不僅保存了大量珍貴醫學文獻,更展現其對中醫理論系統化的深刻見解,為後世研究中醫學術流變提供了重要參考。
在臨床治療方面,徐氏主張"辨證求因,審因論治",強調治病需明病因病機,根據個體差異施治,這一思想至今仍為中醫臨床實踐的核心原則之一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