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徐純聊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徐純聊

徐純聊,明代著名醫家,福建將樂人。其生平精研《易》理,深諳陰陽五行之變,並以此融貫於醫學理論之中,形成獨特的學術見解。即便年逾八十,仍勤求古訓,手不釋卷,足見其治學之嚴謹與對醫道之熱忱。

徐純聊臨證經驗豐富,善於結合《內經》、《難經》等經典理論,重視辨證論治,尤其擅長透過脈象與症狀之細微變化,探究病症根本。其著作《紉元醫案》集畢生臨床心得,內容涵蓋內科、婦科及針灸等多領域,惜已亡佚,未能流傳後世。然從明代醫學文獻之零星記載可推測,其醫案可能深受張仲景《傷寒雜病論》影響,強調「六經辨證」與「隨證治之」的原則,並融入個人對氣血調和、臟腑平衡的見解。

在學術思想上,徐純聊可能注重「脾胃為後天之本」的觀念,與李東垣《脾胃論》之學說相呼應,認為脾胃氣機升降失調為百病之由,故處方用藥時常兼顧中焦運化。此外,其對針灸之應用,或主張「通經接氣」之法,注重經絡氣血之疏通,反映明代醫家對針藥並用的重視。

由於史料有限,徐純聊的具體醫術細節雖難以完整考證,但其融合易學與醫理之思路,以及對傳統中醫理論的實踐與拓展,仍為後世研究中明代醫學發展的重要線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