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徐道度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徐道度
生平與背景
徐道度為南北朝劉宋時期著名醫家,祖籍東莞姑幕(今山東諸城),後遷居丹陽(今江蘇南京),並長期寓居錢塘(今浙江杭州)。其父徐秋夫亦為當時名醫,家學淵源深厚,徐道度承襲家傳醫術,醫理精湛,臨證經驗豐富,被時人譽為劉宋「五絕」之一,足見其醫術之高超與社會影響力。
醫術特色與貢獻
- 家學傳承與發展
徐道度生於醫學世家,其父徐秋夫以針灸與方脈聞名,尤擅治風疾與疑難雜症。徐道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,結合當時南北醫學流派(如《黃帝內經》理論與江南經方之學),形成獨特的辨證體系。他強調「審證求因」,注重從脈象、症狀及地域特性綜合分析病因,此思維對後世中醫辨證論治的發展具有啟發性。 - 脈學與診法
徐道度精於脈診,據傳其能通過細微脈象變化判別疾病深淺與預後。他繼承《脈經》思想,並融入臨床心得,提出「脈合四時」的觀點,認為脈象需結合季節、氣候及患者體質綜合判斷,此理論與《內經》「天人相應」學說相呼應,強化了中醫整體觀的實踐應用。 - 方藥運用
在方劑學上,徐道度善於化裁古方,尤其針對江南濕熱气候導致的瘴癘、濕溫等症,創製多種清熱祛濕方劑。其用藥特點為「輕靈透達」,偏好選用茯苓、薏苡仁等淡滲利濕之品,佐以黃芩、梔子等清熱藥,體現了因地製宜的治療原則。
歷史評價與影響
徐道度之醫術在當時被列為「五絕」之一,不僅因其技術精湛,更在於其融合南北醫學的開創性。其子徐文伯、徐謇亦繼承醫業,並成為北魏宮廷御醫,使徐氏醫學得以延續。雖其著作未直接傳世,但部分診法與方論透過家族傳承及後世醫籍(如《千金要方》引錄)間接保留,對隋唐醫學發展具有一定影響。
附錄:相關中醫概念解析
- 五絕:劉宋時期五種卓越技藝,除醫術外,或含書法、棋藝等,反映當時對徐道度醫學地位之認可。
- 徐氏醫學流派:以南朝徐秋夫、徐道度為代表的家族醫學體系,強調針藥並用與脈診精微,為隋唐醫家所推崇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