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徐敏齊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徐敏齊

徐敏齊,隋代著名醫家,祖籍東莞姑幕(今山東諸城),後寄籍丹陽(今江蘇南京)。其父徐之範為北周時期名醫,家學淵源深厚,使得徐敏齊自幼受到醫學薰陶,繼承並發揚家傳醫術。開皇年間(581-600年),因其醫術精湛,獲贈朝散大夫之銜,足見其醫術與學問為時人所重。

於中醫發展史上,隋代承續南北朝醫學傳統,並進一步整合醫學理論與臨床實踐。徐敏齊生逢此時代,其學術思想與醫療實踐亦受到《黃帝內經》、《傷寒雜病論》等經典影響。雖然其具體著作未見流傳後世,然根據史料記載,其醫術涵蓋內、外、婦、兒諸科,尤擅辨證施治,強調因人制宜的治療原則。

在診斷方面,徐敏齊可能承襲當時盛行的脈診與望診技術,結合四診合參的方法,以精準判斷病機。此外,其在方劑運用上,可能參考《神農本草經》等藥學典籍,講究君臣佐使的配伍法則,並因應隋代醫藥交流頻繁的環境,融入部分外來藥物與療法。

值得探討的是,徐敏齊所處時代正值中醫理論體系進一步完善的階段,其醫學實踐可能對後世醫家如孫思邈等人有所啟發。由於史料記載有限,後世對其具體醫學成就的研究仍多依賴推測,然其作為隋代醫家代表之一,無疑在中醫史上占有一定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