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徐謙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徐謙,字仲光,號澄觀,明代著名兒科醫家,檇李(今浙江嘉興)人。其最為人所知之著作為《仁端錄》十六卷,後經弟子陳葵刪定而成,乃專論痘疹之重要典籍,對後世兒科診治影響深遠。
學術思想與貢獻
- 痘疹辨治體系
徐氏提出痘疹之治療需以五臟為綱,結合經絡傳變之理,並強調「觀形察色」以辨證,反映出中醫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之核心思維。其認為痘疹雖發於體表,實與五臟氣血盛衰相關,如:- 心主血脈:疹色赤屬火,多為心經熱毒。
- 肺主皮毛:痘疹初起多見肺衛表證。
- 脾胃為後天之本:痘疹透發需賴脾胃運化水穀精微以充養氣血。
-
治法主張
徐謙不拘泥於單一治法,主張「審證論治,攻補兼施」,反對過用寒涼攻伐或盲目溫補。書中詳列各期痘疹之證候特點,如:- 初期:宜疏風透表,選用升麻葛根湯加減。
- 中期:熱毒熾盛時清熱解毒,兼顧護陰。
- 恢復期:注重益氣養陰,調理脾胃。
-
附論治疹
除痘症外,《仁端錄》亦論及麻疹(疹病),指出其屬「陽毒」,發病較痘更速,治法宜清透並重,並區分痘、疹之異同,如疹病多先見咳嗽、目赤等肺系症狀。
著作與傳承
《仁端錄》體系完整,涵蓋痘疹之病因、病機、診斷、治法及方藥,尤重臨床實用性。經陳葵整理後流傳更廣,為明清時期兒科醫家所推崇,亦為研究中醫痘疹學術史之重要文獻。
歷史地位
徐謙之學說體現明代兒科對外感熱病之深入認識,其結合臟腑經絡與四診合參之思路,對溫病學派之發展有一定啟發,後世視其為痘疹專科之代表性醫家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