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徐象坤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清代醫家徐象坤,字厚庵,遼寧海城人士,乃同治朝著名醫學實踐家。其生平最為人稱道者,當屬同治元年(1862年)疫癘大作時,不辭勞苦遍施救治,活人無算,時譽「國手」,足見其臨證功力之深厚。

徐氏醫術特色可從其著述窺見一二。《醫學正傳》十卷,雖未見刊行,然據名推測,當屬匯通醫理、辨證施治之總論,可能融會《內經》理論與臨床心得,體現清代醫家「由博返約」之學術傾向。所著《加減湯頭歌》兩卷,顯係承襲汪昂《湯頭歌訣》傳統,將常用方劑編為韻語,更突出加減化裁之妙,反映其重視方劑活用、辯證施藥的臨證思維。《寶氣論》一卷或闡發「氣化」學說,蓋清代溫病學派興起後,醫家多關注人體氣機變化與外邪傳變關係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徐氏所處時代正值吳鞠通《溫病條辯》問世不久,溫病學說蓬勃發展之際。考其救治大疫事蹟,其診治理法可能融合傷寒與溫病學說,善用辛涼解表、清熱解毒諸法,方能於疫病救療顯效。惜著作未梓,具體學術觀點難以詳考,然從「國手」稱譽判斷,其脈診功夫與辨證精準度當有獨到之處。

徐象坤之醫學成就,體現清代地方醫家重實效、善變通的特色,雖乏系統理論建樹,然其臨證救厄之功,恰合《素問》「上工救其萌芽」之旨,於中醫疫病防治史上當有一席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