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徐雄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南北朝北齊醫家徐雄,字氏不詳,東莞姑幕(今山東諸城)人,後寓居丹陽(今江蘇南京)。其家世醫脈淵遠,父徐文伯乃南朝劉宋時期著名醫家,精於脈診與方藥,嘗任劉宋宮廷侍醫。徐雄承襲世家醫學,深得《內經》《難經》之奧旨,於經絡臟腑辨證尤具獨到心得。
考其學術源流,徐氏一門醫學可溯至晉代葛洪《肘後備急方》傳統,重視臨床實效。徐雄繼承家學之餘,復融匯當時南北醫學特長,於針灸與湯液並重。史載其診病「審證精微」,善察五色之變,配合寸口脈法,能預判疾病傳變。其用藥特點承襲漢魏經方體系,尤擅調理氣血失和、寒熱錯雜之證,或與當時北方風土寒燥相關。
徐雄生平著述未見完整傳世,然據《隋書·經籍志》載,或有《徐氏家傳秘方》之類籍冊,內容當涉及婦人諸疾調治與七情致病療法,反映六朝醫家對情志致病機制的認知。其針法遵循《黃帝明堂經》取穴原則,注重補瀉手法與時辰關係,體現了南北朝時期時間醫學觀念的發展。
按中醫術語論之,徐雄臨證重視「因人制宜」,處方用藥講究君臣佐使配伍,尤善以輕清之品調理上焦,厚重之劑固護下元。其治療風疾注重熄風化痰並用,暗合後世「治風先治血,血行風自滅」之理。徐氏醫學成就雖史料有限,然作為南北朝醫學南北交流時期之代表醫家,其學術見解對隋唐醫術發展具有一定啟發作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