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徐徐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徐徐

「徐徐」一詞見於《素問·三部九候論》,為中醫診脈術語,用以描述脈象特徵。原典載:「其應疾,中手渾渾然者病,中手徐徐然者病。」此處「徐徐」指脈來遲緩無力之狀,反映氣血運行不暢、正氣不足之病理狀態。

歷代醫家對此詮釋略有不同。一說認為「徐徐」主虛證,脈動緩慢且力弱,多因陽氣衰微或陰血虧耗所致,常見於久病體弱、脾腎兩虛者。另說如《脈經》夾注所言:「徐徐,謂似有似無。」強調其脈象模糊難辨,介於有無之間,提示氣血虛極或陰陽離決之危候。

從經絡理論析之,「徐徐」脈可能與手太陰肺經、手少陰心經氣血失調相關。肺主氣、心主血,若脈來徐徐,可佐證宗氣不足或心脈瘀阻。臨床辨證時,需結合四診,如兼見面色蒼白、神疲氣短者,多屬氣虛;若伴形寒肢冷、小便清長,則偏陽虛。

此脈象於《黃帝內經》中與「渾渾然」並列,二者皆屬異常脈。「渾渾」為脈來濁亂急促,主邪盛;「徐徐」為脈來微弱遲緩,主正虛,反映《內經》「邪正盛衰」之辨證綱領。後世《脈訣》《診家樞要》等進一步發展為「遲脈」「微脈」等分類,然「徐徐」之描述仍具獨特意涵,體現早期脈學對脈勢動態變化的細微觀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