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徐用宣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徐用宣:明代兒科醫學名家
生平與學術背景
徐用宣,明代著名兒科醫家,生卒年不詳,主要活動於永樂至嘉靖年間。其出身於衢州府(今浙江衢州)世醫家庭,自幼浸淫醫道,精研古籍,晚年醫術大成,尤擅小兒科。明代兒科醫學發展承襲宋元基礎,徐氏在此背景下,廣泛蒐羅歷代小兒醫方,結合臨證經驗,成就卓著。
學術成就與《袖珍小兒方》
徐用宣以北宋錢乙《小兒藥證直訣》為宗,博採諸家之長,參酌己見,編撰《袖珍小兒方》十卷。此書成於永樂年間(1403-1424),後於嘉靖十一年(1532年)重刊,足見其影響歷久不衰。
著作特色
- 以錢乙學說為本:
《小兒藥證直訣》為兒科經典,徐用宣繼承錢乙「小兒五臟辨證」理論,強調小兒「臟腑柔弱,易虛易實,易寒易熱」之生理特點,用藥注重柔潤調和。 - 彙集諸家精華:
書中收錄宋元以來重要兒科方論,如《幼幼新書》、《小兒衛生總微論方》等,並加以甄選,去蕪存菁,保留臨床實用良方。 - 注重診斷與辨證:
徐氏強調小兒望診,尤重面色、指紋(虎口三關)診法,符合中醫兒科「啞科」診斷特色。書中詳述驚風、疳積、痘疹等常見病證的辨治要點。 - 方藥簡便實用:
書名「袖珍」反映其便攜特性,內容以臨床適用為導向,方劑多選藥平和、配伍精當者,如治療小兒疳證的肥兒丸、調理脾胃的異功散等。
學術影響
徐用宣的醫學實踐,體現明代兒科對前人經驗的系統整理與發展。《袖珍小兒方》不僅保存大量宋代以降的兒科文獻,更透過徐氏的按語與加減之法,展現其對小兒生理病理的獨到見解。其重視脾胃調護、反對妄用攻伐的治療思想,亦與明代溫補學派的興起相呼應。
歷史地位
明代兒科專著繁多,徐用宣的《袖珍小兒方》以簡明扼要、切合實用著稱,成為醫家臨床參考的重要文獻。其學術承先啟後,對清代《幼科鐵鏡》等兒科著作亦有深遠影響,堪稱中國傳統醫學兒科領域的關鍵人物之一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