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徐之範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徐之範,南北朝北齊時期著名醫家,祖籍東莞姑幕(今山東諸城),後寄居丹陽(今江蘇南京)。為北齊御醫徐之才之弟,同樣以醫術精湛聞名於世。北齊大寧二年(562年),徐之範出任尚藥典御,掌管宮廷醫藥事務,足見其醫術與地位之崇高。其生平活躍於南北朝至隋初,約卒於隋朝開皇年間(581-600年)。

徐之範承襲家學,擅長內科與本草,其醫學思想深受當時主流醫術影響,尤其精於脈診與方劑配伍。南北朝時期,中醫理論已趨於系統化,徐之範在臨床實踐中,注重陰陽五行學說與臟腑經絡理論的結合,擅長以辨證論治為基礎,調和氣血,針對複雜病症制定個體化方藥。

作為尚藥典御,徐之範不僅負責皇室醫療,亦參與整理宮廷所藏醫籍,對當時的醫學典籍傳承有所貢獻。其兄徐之才為北齊著名醫家,以「徐氏八代醫家」聞名,徐之範雖名聲稍遜,但仍屬徐氏醫學世家的重要人物,其臨床經驗與學術觀點,對後世中醫藥發展具有一定影響。

在藥物學方面,徐之範熟知本草性質,注重藥物的炮製與配伍禁忌,反映出南北朝時期中藥學的細緻化發展。其醫案雖未完整流傳,但從其職位與家族背景推測,其醫術融合了當時南北方的醫學特點,兼具實用與理論價值。

徐之範的生平與成就,體現了南北朝醫家在動盪時局下對醫學的傳承與創新,為隋唐醫學的繁榮奠定了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