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徐陟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徐陟(約明代),字子明,直隸華亭(今上海市松江)人,官至南京刑部侍郎。雖為仕宦,然精研醫理,尤重方劑之蒐集與實用。其著作《新驗簡便方》由太醫院醫官趙文育協助編纂,屬明代方書之重要代表。該書特色如下:
一、方劑學特點
- 簡驗效廉:承襲明代民間驗方傳統,所錄方劑多取尋常藥材,配伍簡潔,如以生薑配紅糖治風寒初起,反映「簡便驗廉」的實用思想。
- 內外兼治:不拘內服,載有敷貼、熏洗等外治法,如以蔥白搗敷臍部治腹脹,體現中醫「內病外治」之原理。
二、學術淵源
書中方劑多融匯金元醫家經驗,可見朱丹溪「滋陰降火」與李東垣「補土」思想影響,如黃柏、蒼朮配伍治濕熱下注,即取法《丹溪心法》之二妙散加減。
三、版本考據
原刊本已佚,現存清抄本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,內容經後世醫家增補,部分方劑附有按語,反映明清醫家臨床化裁之軌跡。
四、中醫理論價值
書中強調「因證制方」,如治暑瘵(暑熱傷肺)用鮮荷葉配伍滑石,暗合《溫病條辨》「輕清透邪」之法,可見其方雖簡而理法嚴謹,為研究明代通俗醫學與官方醫學互動之重要文獻。
徐陟雖非職業醫家,然其整理之方劑集結合實用性與學理性,為明代方劑學發展之縮影,亦提供研究當時江南地區疾病譜與醫療習慣的珍貴素材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