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鼻掀胸挺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鼻掀胸挺
鼻掀胸挺,為中醫證候名詞,指患者呼吸困難時所呈現的鼻翼煽動、胸部挺舉之狀。此症多見於喘息劇烈者,屬氣機逆亂、肺失宣降之重症,反映體內氣血運行嚴重受阻,常見於實喘或痰飲壅肺等證型。
中醫病機分析
- 肺氣壅滯:肺主氣司呼吸,若外邪犯肺或痰濁內阻,導致肺氣壅滯,宣發肅降失常,氣道不利,則見呼吸急促、鼻翼煽動。
- 痰飲阻肺:痰濕或水飲停聚於肺,阻遏氣機,使肺氣上逆,胸中滿悶,故見胸部挺滿,甚則張口抬肩。
- 氣血逆亂:重症患者因氣機閉塞,氣血運行不暢,陽氣浮越於上,表現為鼻翼煽張、胸廓起伏明顯,此為正邪交爭之象。
相關證候辨析
- 喘促:以呼吸急促為主,輕者僅見氣息不順,重者則合併鼻掀胸挺,多因風寒、痰熱或氣虛所致。
- 喘滿:強調胸中脹滿與喘息並見,常因水飲凌心射肺或肺氣虛衰引起,與鼻掀胸挺同屬氣機上逆之重症。
古籍記載
《黃帝內經》提及「喘息鼻張」,描述肺病重症時氣道壅塞之象;後世醫家進一步指出,此症若見於久病者,多屬肺腎兩虛,氣失攝納;若見於急症,則多責之於邪實閉肺。
臨床意義
鼻掀胸挺作為外候,提示病情危急,需辨明虛實。實證者多見痰鳴氣粗、脈象滑數;虛證者則伴氣息微弱、汗出肢冷。醫者須結合四診,探究其根本病機,方能對證施治。
(全文完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