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徐子瞻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徐子瞻

徐子瞻,清代著名醫家,上海(今屬上海市)人,活躍於康熙年間(1662-1722)。其醫術精湛,與當時滬上名醫李用粹、劉道深、沈元裕並稱「上海四醫家」,為江南地區中醫學發展之代表人物。因診斷精準、處方靈活,時人尊稱其為「徐仙」,可見其醫道造詣與民間聲望。

醫術特色與學術貢獻
徐子瞻臨證重視「四診合參」,尤其擅長脈診與辨證論治。清代醫家多宗《內經》、《傷寒論》之旨,徐氏亦深研經典,融合金元四大家之學說,主張「因病制宜」,善於調和氣血、疏理陰陽。其處方用藥注重脾胃調護,符合「脾胃為後天之本」的中醫理論,常以健脾益氣配合行氣化瘀之法,治療內傷雜病。

在溫病學方面,徐子瞻雖生於清代溫病學派興盛之前,然其醫案中可見對熱病傳變的細緻觀察,如對「邪伏膜原」或「熱入營血」等證候的處理,已具備早期溫病辨治思維,反映出江南醫家對濕熱病證的獨到見解。

臨床成就與影響
徐氏醫案載其善治疑難沉疴,尤長於婦科與調理虛損。清代上海為商貿重鎮,民眾聚居,病證多涉濕滯、勞倦,徐子瞻因地制宜,注重祛濕化濁兼顧扶正,其醫術不僅深得士庶信賴,更對後世江南醫家產生影響。雖其著作未見傳世,然據地方志與醫史記載,其學術經驗可能透過門徒或私淑弟子傳承,融入後世海派中醫體系。

歷史評價
徐子瞻與同期李用粹等人共創上海地區醫術之盛,反映清代地方醫學的蓬勃發展。其「徐仙」之譽,既凸顯個人醫技之卓絕,亦體現中醫「醫道通仙」的文化傳統,成為清代醫林佳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