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許嘉謨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許嘉謨,字宗武,清代江西婺源人氏。早年傾心科舉,然屢試不第,遂轉志於醫道,潛心岐黃之術。其治學嚴謹,博採眾長,尤精於《內經》、《難經》諸典,並融會歷代醫家學說,終成一方名醫。
許氏臨證重視辨證論治,善用四診合參。其診法傳承《內經》「司外揣內」之旨,強調望色切脈當參合地域時令。脈法承襲李時珍《瀕湖脈學》,尤擅分辨滑、澀、弦、濡等脈象異同,臨床常據脈象變化判斷氣血盛衰與臟腑虛實。
在治法運用上,許氏宗法張仲景,主張「六經辨證」為綱,兼取朱丹溪養陰說與張景岳溫補論。於內傷雜病治療,注重調理脾胃,善用人參、白朮、茯苓等藥健運中州;對於外感熱病,則遵葉天士衛氣營血辨證要旨,重用石膏、知母等藥清解氣分熱邪。
所著《醫學纂要》一書,據考證當為其臨證心得總匯。該書理論部分闡發《傷寒論》六經傳變規律,並結合江西地域濕熱氣候特點,論述溫病治療要訣;方藥部分收錄歷代驗方及自擬方劑,尤重藥物配伍與劑量斟酌,現存抄本中可見其治療瘧疾、痢疾等南方常見病的獨到用藥經驗。
許氏醫德高尚,問診不分貧富,常徒步往診於山野鄉間。其處方用藥講究「簡、便、驗、廉」,多採用當地道地藥材,如婺源野菊、鄱陽湖芡實等,體現鮮明的地域特色。晚年致力於醫理研究,門人集其醫案編為《許氏醫案》,惜多散佚,僅部分內容見錄於道光年間《婺源縣志·方技傳》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