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許能典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許能典

許能典,字敬修,清朝江蘇高淳縣人,以醫術聞名,尤擅幼科(兒科),為當時地方著名醫家。清代中醫體系已趨成熟,兒科作為專門領域,對醫家的辨證與用藥能力要求極高。許氏能於此專科揚名,足見其學養深厚,臨床經驗豐富。

學術背景與影響

清代醫學延續明代理論,並進一步發展專科醫學。兒科(古稱「啞科」)因患兒無法自述症狀,診斷需依賴醫者細察外候與脈象變化。許能典所精之幼科,涵蓋小兒常見病如驚風疳積痘疹等,治療上必遵循《小兒藥證直訣》等經典理論,注重調理脾胃與清熱解毒。

小兒體質「臟腑嬌嫩,形氣未充」(《小兒藥證直訣》),用藥需輕靈平和,避用峻烈之品。許氏處方可能善於結合小兒推拿或外用貼敷等法,減少內服藥的負擔,此亦符合清代兒科「外治為輔」的臨床特色。

歷史地位

高淳縣位於江南地區,明清時經濟繁榮,醫學交流頻繁,促使地方醫家輩出。許能典能於鄉邑間建立聲譽,反映其醫術切合實際需求,尤其在小兒疾病防治上有所建樹。其生平雖未見詳載於主流醫史,然地方志或族譜中或有零星記述,為考證其學術淵源的重要線索。

清代醫家多兼通儒學,許氏亦可能深研典籍,融合經方與時方,形成獨特診療風格。其醫案若得留存,當可進一步窺見其對錢乙萬全等兒科大家思想的繼承與發揮,可惜現存史料有限,尚待後世發掘考據。

備註

清代江南醫家群體對溫病學說與專科醫學貢獻卓著,許能典作為地方名醫,其學術經驗或曾影響周邊地區,惟需更多文獻佐證其具體成就。若後世發現其著作或醫案,將能更完整評估其於中醫兒科史上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