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許孫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許孫為明代醫家,生平事蹟與里籍未見詳載,其醫學活動主要見錄於古代醫籍之零星記載。據考,許氏曾撰《瘡科方論》一卷,專論瘡瘍證治,屬中醫外科範疇,然該書後世流傳不廣,或已散佚,現存文獻中僅存其名而未見原書內容。
從中醫外科發展脈絡觀之,瘡科在明代已形成獨立體系,重視辨證施治與外治法之結合。許孫所著《瘡科方論》既以「方論」為名,推測其內容或涵蓋瘡瘍分類(如癰、疽、疔、癤等)、病因病機闡釋(如熱毒壅滯、氣血瘀阻),並附相應方藥配伍。明代外科學受陳實功《外科正宗》影響甚深,許氏論著可能反映當時「消、托、補」三法並用之學術特色,兼融內服湯藥與外用膏丹之臨床經驗。
按中醫理論,「瘡瘍」多責之於臟腑功能失調,尤以心火、脾胃濕熱或肝鬱化火為常見內因。許孫若為專科醫家,其方論或參酌金元醫家劉完素「火熱論」及張從正「攻邪說」,針對瘡瘍不同階段(初起、成膿、潰後)擬訂清熱解毒、活血透膿或生肌收口等治則。惜因文献亡軼,其具體學術觀點與臨床特色難以詳考,然從書名推斷,許氏當為明代瘍科經驗彙集者之一,反映彼時中醫外科理論與實踐之深化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