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許詠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許詠,唐代醫家,一作許詠或許泳,其生平與籍貫史料記載不詳。據傳,許氏曾撰有《六十四問》(又稱《六十四問秘要方》),然此書未能流傳於後世,內容散佚未見行世。唐代為中醫學理論與臨床發展之重要時期,醫家輩出,著述豐富,許詠之作或屬當時醫方彙編或問答體裁之醫籍,反映唐代醫家對證治經驗與方藥應用之探討。
若以唐代醫學背景推論,《六十四問》可能遵循當時主流醫學框架,如《黃帝內經》《傷寒雜病論》之理論基礎,涉及陰陽五行、臟腑經絡、病因病機等核心學說。唐代方書重視實用性,常見以病症為綱、方藥為目的編撰方式,許氏著作或亦整合內科、婦科、外科等臨床經驗,並參酌《千金方》《外臺秘要》等當代醫籍之精髓。
「六十四」之數,可能援引《周易》六十四卦之象數思維,暗合中醫「醫易同源」之傳統,或象徵對疾病分類與治法之系統化歸納。此外,唐代醫家多重視方劑配伍與藥物炮製,許詠之方若存,或可窺見當時用藥特色,如重視丸散膏丹之劑型、強調藥物君臣佐使之配比等。
雖原著失傳,然通過唐代醫學整體風貌,可推測許詠及其著述於中醫學史之定位,屬彙整臨床經驗、融匯理論與實務之地方醫家代表,亦為考察唐宋之際方劑學發展之潛在線索。後世醫籍若偶引「許氏方」,或為其佚文遺緒,惟需進一步考證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