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許佐廷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許佐廷(生卒年不詳),字樂泉,安徽歙縣人,清代著名喉科醫家。其學術淵源承襲同邑喉科名醫鄭麈(時人尊稱「醫仙」)之術,並在臨證經驗與理論發展上有所創新,尤擅白喉(白腐)與小兒喉疾之治療。

師承與著作
許氏早年習儒,後得鄭麈所傳喉科秘本,精研後加以系統增訂,編纂成《喉科秘鑰》一書。該書不僅收錄鄭氏喉科經驗,更結合個人臨床心得,詳述喉症辨證要點與外治法(如吹藥、針刺等)。晚年鑑於白喉(時稱「喉科白腐」)盛行,獨撰《喉科白腐要旨》,提出「清潤養陰,肺腎並調」之治則,強調此症多因「陰虛火炎,疫毒上攻」,主張以養陰清肺湯爲基礎方,佐以滋腎降火之品,反映其重視臟腑陰陽調和的思想。

學術特色

  1. 白喉辨治創新
    許氏突破當時白喉多從「風熱表證」論治的常規,指出「燥火傷陰」為本,創立「潤燥救肺→滋腎固本」的分階段療法。其處方善用生地、玄參、麥冬等甘寒之品,配合少量薄荷、牛蒡子宣透邪毒,體現「清而不克,潤而不滯」的用藥法度。
  2. 喉症外治集成
    《喉科秘鑰》中詳載「吹喉散」(含冰片、硼砂等)的配伍與製備工藝,並強調根據局部黏膜色澤(紅腫、灰白、紫黯)調整藥物比例,顯示其對「局部辨證」的重視。
  3. 兒科喉疾專論
    與侄兒合著《活幼珠璣》,將小兒「純陽之體,易虛易實」的生理特點融入喉科治療,主張攻邪時需「中病即止」,並創製多款藥性平和的兒科喉症專方,如「珠璣散」即以甘草、桔梗為君,佐以輕清宣散之品。

影響與傳承
許氏著作被後世列為喉科重要文獻,尤以《喉科白腐要旨》對晚清溫病學家治療燥熱疫喉有所啓發。其「養陰清肺」法影響近代中醫對白喉、扁桃體炎等病的治療思路,部分方劑至今仍見於臨床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