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呴嗽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呴嗽,病名。咳嗽氣喘,喉中有哮鳴聲。見《普濟本事方》卷二。參見冷哮條。
《普濟本事方》卷二:“呴嗽,咳嗽氣喘,喉中有哮鳴聲。”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卷三:“呴嗽,咳嗽氣喘,喉中有哮鳴聲。此證多由風寒外襲,或因過食生冷,或因肺虛而受風寒所致。其證見咳嗽氣喘,喉中有哮鳴聲,或兼有胸悶,或兼有痰多,或兼有頭痛,或兼有鼻塞,或兼有流涕,或兼有咽喉腫痛,或兼有身熱,或兼有口渴,或兼有便溏,或兼有腹痛,或兼有尿頻,或兼有腰痛,或兼有下肢浮腫,或兼有手足厥冷,或兼有舌淡苔白,或兼有脈浮緊或浮滑或浮弱,或兼有脈弦緊或弦滑或弦弱,或兼有脈沉緊或沉滑或沉弱。治宜疏風散寒,宣肺化痰,止咳平喘。方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加減。若兼有胸悶,加蘇子、萊菔子、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白朮、枳殼、厚朴、香附、砂仁、木香、...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