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敘綢繆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敘綢繆

敘綢繆為中醫房事養生術語,指男女在交合前通過言語交流以激發情慾、調和身心之行為。此術首見於《洞玄子》,被列為性交合「卅法」中之首法,體現古代房中術強調「先心後身」之和諧理念。

從中醫理論觀之,敘綢繆符合「情志相感」之生理基礎。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云:「怒傷肝,喜傷心,思傷脾,憂傷肺,恐傷腎。」而房事之前以溫言細語調暢情志,可使肝氣疏泄、心火下濟,避免氣機壅滯。尤以「心主神明」為核心,心神安寧則腎精得固,故《養性延命錄》稱:「和氣交暢,陰陽相感」,正與此理相通。

此法亦暗合「七情內傷」之調節。《黃帝內經》重視「喜則氣和」,適當愉悅能助氣血流注,而言語互動可引導雙方情志趨於平順,減少房事時「驚則氣亂」之弊。宋代《婦人大全良方》更指出:「男女未交之時,男敘綢繆,女申懇到」,反映其促進陰陽交感之效。

此外,敘綢繆與「申繾綣」互為表裡。前者重言語調神,後者主肢體親近,二者相輔而成「形神共養」之道。唐代《玉房指要》謂:「徐徐嬉戲,使神和意感」,即強調從精神至形體之循序漸進,契合中醫「緩濟水火」的養生原則。

此術於房中家視為「導欲之道」,非徒增情趣,實具疏導相火、平衡臟腑之效。明代《遵生八箋》言:「豫緝其心,志不躁則精完」,可見其通過情志調攝以護養腎精,深植於中醫「治未病」之預防思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