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畜門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畜門
名詞出處與定義
畜門乃中醫古代解剖部位名稱,首見於《黃帝內經》之《靈樞·營氣》篇。原文記載:「...上循喉嚨,入頏顙之竅,究於畜門。」此處所述為營氣循行之徑路,顯示畜門為人體氣機升降出入之重要門戶。
解剖位置考證
歷代醫家對畜門之具體位置多有考證:
- 《靈樞識》卷三註解:「畜門,即喉屋上通鼻之竅門也。」此指明畜門位於咽喉與鼻腔相連通之處。
- 近世中醫解剖學考證認為,畜門相當於現代解剖學之鼻孔區域,具體指鼻腔後部與咽喉相接之部位。
生理功能探討
畜門在中醫生理學中具有多重功能意義:
- 氣機通道:為呼吸之氣出入門戶,亦為營衛之氣循行所必經
- 升降樞紐:聯繫咽喉與鼻腔,調節清濁之氣上下輸布
- 竅道守衛:與「頏顙」共同構成上呼吸道防禦屏障
經絡聯繫
畜門與多條經脈有密切聯繫:
- 足陽明胃經循行所過,與「頷顙」相通
- 與任脈相接,為「天突」穴區域之上部延伸
- 與督脈相連,屬「鼻柱」根部深層結構
診斷意義
傳統中醫診法中,畜門區域的變化可反映臟腑狀況:
- 畜門乾燥多與肺陰不足相關
- 畜門分泌物異常可提示脾胃濕熱
- 畜門通氣不暢常見於肝氣鬱結證候
歷代醫論補充
除《內經》所述外,後世醫家對畜門亦有延伸論述:
- 《類經》提及畜門為「呼吸之門闔」
- 《醫宗金鑒》視畜門為「清氣入濁氣出之關」
- 清代溫病學派認為畜門是「溫邪上受」之重要途徑
此名詞雖在現代中醫臨床較少直接應用,然對於理解傳統經氣理論及古代解剖概念仍具重要學術價值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