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蓄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蓄血,是指瘀血內蓄的病證。

《素問·繆刺論》中記載:「人有所墮墜,惡血留內,腹中滿脹,不得前後……」這是蓄血證的早期文獻。

現結合臨床情況,蓄血可分為兩種:

1.指多種內有瘀血的病證。《雜病源流犀燭·諸血源流》中記載:「蓄血,瘀血鬱結也……當有上、中、下之分。如衄、嘔、唾、吐血,皆屬上部。苟蓄於此,其症必兼善忘。血結胸中,則屬中部。苟蓄於此,其症必兼胸滿、身黃、嗽水不欲咽。血凝下焦,又屬下部。苟蓄於此,其症必兼發狂、糞黑、小腹硬痛……」

2.指外感熱病,邪熱入里與血相搏,致使瘀熱蓄結於內。《重訂傷寒補天石·續集》卷下中記載:「蓄血者,瘀血蓄結於內也。或當汗不汗,或不當汗而汗,皆能致此也。大要熱能燥血,故血不流行而蓄結於內耳。凡傷寒有熱,小腹硬滿,小便反利者,蓄血證也。甚則喜怒如狂,屎黑,身黃。通用抵當丸、桃仁承氣湯主之。若有外證不解者,先用桂枝湯解外,後用桃仁承氣湯,下盡瘀血為愈。上焦蓄血,胸中手不可近而痛者,犀角地黃湯。中焦蓄血,中脘手不可近而痛者,桃仁承氣湯。下焦蓄血,小腹手不可近而痛者,抵當湯。」

《傷寒指掌》卷三中則記載:「太陽病六七日,表證仍在,脈微而沉者,病邪向里也。反不結胸者,熱結下焦也。其人發狂,少腹硬滿,小便自利者,以太陽隨經瘀血蓄於里也,抵當湯下之則愈。」

同一蓄血,桃仁承氣湯治瘀血將結之時;抵當湯治瘀血已結之後。

參見傷寒蓄血等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