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蓄血發黃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蓄血發黃,病證名。《傷寒全生集.辨傷寒發黃》:「蓄血發黃者,其人身黃,脈沉結,小腹硬滿,小便自利,大便黑色,其人如狂,此為蓄血在下焦,用桃仁承氣湯下之,蓋血下則黃退也。」
蓄血發黃,是指由於下焦蓄血,導致血液不能正常運行,從而出現身黃、小便自利、大便黑色等症狀的病證。
蓄血發黃的病因,主要是由於下焦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血液在下焦聚集,形成蓄血。引起下焦氣血運行不暢的原因,主要有以下幾種:
- 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導致脾胃運化失常,水濕內停,阻礙氣血運行。
- 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,影響脾胃運化,導致水濕內停。
- 久病不愈,正氣虛弱,氣血不足,運行無力。
- 外感邪毒,侵襲下焦,阻礙氣血運行。
蓄血發黃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- 身黃:皮膚、黏膜、鞏膜等部位出現黃染。
- 小便自利:小便頻數、清長、量多。
- 大便黑色:大便色黑、質稀、臭穢。
- 脈沉結:脈象沉細而結。
- 精神神志異常:患者可出現精神恍惚、躁狂、譫妄等症狀。
蓄血發黃的治療,以活血化瘀、通利下焦為主。常用方藥有桃仁承氣湯、大黃蟅蟲丸、桃紅四物湯等。
蓄血發黃的預防,主要是注意飲食調節,避免過食肥甘厚味,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積極治療原發疾病,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蓄血發黃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以下併發症:
- 肝硬化:由於下焦蓄血,導致肝臟代謝功能受損,肝細胞逐漸變性、壞死,最終形成肝硬化。
- 肝癌:肝硬化是肝癌的主要發病原因。
- 腎衰竭:由於下焦蓄血,導致腎臟血液供應不足,腎功能逐漸衰竭。
- 心衰:由於下焦蓄血,導致心臟負擔加重,心功能逐漸衰竭。
蓄血發黃,是一種嚴重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危及生命。因此,一旦出現相關症狀,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