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宣成公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宣成公
宣成公為唐代醫家,生卒年及籍貫已不可考,其生平事蹟散佚,僅知曾撰有《太和濟要方》五卷,該書今已亡佚,未見傳世。唐代醫學發展蓬勃,醫家輩出,宣成公雖名不見經傳,然能著書立說,足見其於當時醫林有一定地位。
唐代醫學重視典籍整理與臨床實踐,官修醫書如《千金方》《外臺祕要》等影響深遠,民間醫家亦多有撰述。宣成公所著《太和濟要方》,書名「太和」取義陰陽調和、「濟要」則寓救治急難之意,推測其內容或為彙集臨證驗方,尤重調理氣血、平衡陰陽,契合唐代醫學「以和為貴」之主流思想。
唐代方書多融合前人經驗與當世醫家心得,注重實用性。若參照同時期醫籍,如《千金要方》之方劑配伍,可推測《太和濟要方》可能收錄內科雜病、婦人科或小兒疾患之療方,並重視藥性歸經與君臣佐使之法。其書雖佚,然唐代醫學理論與方劑學對後世影響深遠,如「宣通氣機」「調和營衛」等治法,至今仍為中醫臨床所沿用。
此外,唐代醫家多受道家與佛家思想薰陶,講究養生延年,故《太和濟要方》或兼載導引、服餌等內容,體現「治未病」之理念。此類著述往往反映當時社會對醫藥之需求,亦為研究唐代醫學史之重要線索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