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宣肺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宣肺

宣肺,又稱宣白,乃中醫治療學重要術語,屬宣通肺氣之具體治法。此法根基於中醫臟象理論中「肺主宣發肅降」之生理特性,專門針對肺氣鬱閉不宣之病機而立。

理論基礎

肺居上焦,形如華蓋,其性宣發肅降:一方面向上向外布散衛氣津液,另一方面向下通調水道。當外邪犯肺(如風寒、風熱)或痰濁內阻,導致肺氣壅滯,宣發功能失職,則出現:

  • 咳嗽氣喘(肺氣上逆)
  • 痰多黏膩(津液聚而生痰)
  • 胸悶氣促(胸中氣機壅滯)
  • 鼻塞聲重(肺竅不通)

核心藥材與機理

臨床常用辛散輕揚之品,其性多溫,歸肺經,具開宣透達之力:

  1. 麻黃:辛溫峻烈,善開腠理宣肺氣,為風寒束表致肺氣閉鬱之要藥
  2. 北杏仁:苦辛微溫,既助麻黃宣散,又能降氣平喘,具宣降相因之妙
  3. 桔梗:辛平質輕,為肺經引經藥,專主宣肺祛痰,尤擅排膿痰
  4. 紫菀:辛潤不燥,長於潤肺下氣,對久咳肺虛兼痰滯者尤宜
  5. 紫蘇:辛溫芳香,外解表寒,內行肺氣,兼化濕濁

配伍法則

應用時須辨證加減:

  • 風寒加荊芥防風
  • 風熱配桑葉菊花
  • 痰熱佐黃芩瓜蔞
  • 濕痰伍半夏陳皮

外治法延伸

除內服湯劑外,宣肺法亦體現於:

  • 針灸:取肺俞列缺等穴行瀉法
  • 推拿開天門推坎宮手法助氣機舒展
  • 薰蒸艾葉蒼朮煙熏以通竅

此治法彰顯中醫因勢利導的治療智慧,透過恢復肺臟宣發本性,使氣機調暢而諸症自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