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玄水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玄水

玄水為水腫病證之一類,其特徵為水腫先發於頭面部,漸次下行至於足部。此症亦稱為「懸水」,其名源自《中藏經·論水腫脈證生死候》,曰:「玄水者,其根起於膽,其狀先從頭面起,腫而至足者,是也。」

病機與證候

玄水之發病根源與膽腑密切相關。中醫理論認為,膽屬少陽,主樞機,若膽氣失調,則三焦水道壅滯,水濕不化,泛溢肌膚而成水腫。其水腫特點為自上而下,先見頭面浮腫,隨病情進展延及全身,終至足部腫脹。

臨床常見伴隨症狀包括:

  • 頭眩頭痛
  • 身虛熱
  • 大小便澀少
  • 胸悶氣短
  • 口苦咽乾

治法與方藥

治療玄水,當以疏利膽氣、通調水道為大法,兼顧清熱利濕。歷代醫家所載治方如下:

1. 中軍候黑丸

此方詳載於古代醫籍,方藥組成多含疏膽利水之品,適用於玄水初期,水腫伴見膽經鬱熱者。

2. 葶藶散

以葶藶子為主藥,瀉肺行水,輔以利膽通絡之品,適用於水腫較甚、小便不利者。

其他常用方藥包括:

  • 五苓散:用於兼見膀胱氣化不利者,可加減柴胡、黃芩以疏泄少陽。
  • 疏鑿飲子:適用於水濕壅盛、遍身腫脹者。

鑑別診斷

玄水需與其他類型水腫相區別:

  • 風水:起病急驟,多伴外感表證,浮腫先見於眼瞼。
  • 石水:水腫以下肢為甚,腹滿堅硬。
  • 正水:多因脾腎陽虛,水腫遍及全身,按之凹陷難起。

玄水之辨證關鍵在於其獨特的腫脹發展路徑及膽經相關症狀,臨床須細察病機,方能對症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