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痃氣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痃氣

痃氣是一種慢性肝病,也被稱為痃。它的主要症狀包括肝區疼痛、乏力、食慾不振、消瘦、腹脹、便溏、尿黃、舌苔厚膩和脈弦滑。

痃氣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  • 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損傷脾胃,使脾功能失調,導致濕濁內生,在肝經中聚結成痰濕,阻塞經絡,產生肝氣鬱結,氣滯血瘀,痰濕互結,形成痃氣。
  • 情緒不順暢,肝氣鬱結久而化火,損傷肝陰,使肝陰不足,肝失疏泄,造成氣血失調,痰濕內生,形成痃氣。
  • 外在因素,像風寒濕熱等六淫病邪侵襲人體,使肝氣鬱結,肝失疏泄,氣血失調,痰濕內生,形成痃氣。

痃氣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• 肝區疼痛,脹痛感,同時影響右肩背部,疼痛可能放射到胸前、背後、上肢和下肢,疼痛的性質可以是鈍痛或刺痛,程度不一,伴有腹脹、便溏、尿黃、舌苔厚膩和脈弦滑症狀。
  • 乏力、食慾不振、消瘦、面色蒼白、精神不振。
  • 睡眠質量差,易於多夢和醒。
  • 女性月經不調,月經量少、淡色、稀質,經期延長或提早,痛經。
  • 男性可能會出現陽痿和早洩等症狀。

痃氣的診斷主要基於患者的臨床表現,並結合肝區叩擊痛、肝大、脾大、腹脹、便溏、尿黃、舌苔厚膩和脈弦滑等體徵進行判斷。

痃氣的治療主要以疏肝理氣、化痰散結為主。常用的中成藥包括柴胡疏肝散、逍遙散和龍膽瀉肝湯等。

痃氣的預防包括以下幾點:

  • 飲食清淡,減少攝取肥甘厚味的食物,多食蔬菜水果。
  • 保持心情愉快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• 適量運動,增強身體素質。
  •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,早期發現並治療病情。

如果不及時治療,痃氣可能會導致肝硬化、肝癌等嚴重疾病。因此,一旦出現痃氣的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