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懸癖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懸癖,又名懸痛。是指脅下有癖氣,起如弦索狀,咳唾引痛的病證。

《諸病源候論》中記載:「懸癖者,謂癖氣在脅肋之間,弦亘而起,咳唾則引脅下懸痛,所以謂之懸癖。」

懸癖的病因,主要與肝氣鬱結有關。肝主疏泄,主藏血,若肝氣鬱結,疏泄不利,則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血液瘀滯,形成癖氣。癖氣位於脅下,咳唾則引發脅下疼痛。

懸癖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脅下有癖氣,起如弦索狀,咳唾引痛。此外,患者還可能出現胸悶、心悸、失眠、多夢、食欲不振、大便乾結等症狀。

懸癖的治療,以疏肝理氣、活血化瘀為主。常用方藥有柴胡疏肝散、逍遙散、膈下逐瘀湯等。

懸癖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2. 注意飲食調理,避免暴飲暴食。
  3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4. 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疾病,早期治療。

懸癖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但如果能夠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,是可以治癒的。因此,大家要提高健康意識,定期體檢,一旦發現疾病,要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