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懸旗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懸旗風

懸旗風為中醫喉科病名,首見於《喉科指掌》卷三,指發於懸雍垂(俗稱「小舌」)之血泡病症。其主症為懸雍垂尖端突起,狀如圓形黃豆,色澤紅赤似櫻桃,嚴重者可伴隨灼痛、吞咽不利,甚或影響言語。

病因病機

本病多因 胃火鬱積 上攻咽喉所致。胃經循行過喉,若飲食不節、過嗜辛辣厚味,或情志鬱結化火,皆可引動胃熱,熱毒燔灼咽喉血絡,迫血妄行,聚於懸雍垂而成血泡。此外,陰虛火旺或外感風熱之邪,亦可誘發或加重病情。

治療法則

  1. 清熱解毒
    主方選 黃連解毒湯(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梔子)加減,以瀉三焦實火。若熱毒熾盛,可佐以金銀花、連翹、板藍根等;若兼陰虛,可加生地、玄參、麥冬滋陰降火。
  2. 外治法

    • 朱黃散(硃砂、黃連、冰片等)外吹患處,清熱斂瘡。
    • 亦可配合針刺放血,於血泡局部輕刺洩熱,或取少商、商陽穴點刺出血,以瀉肺胃之熱。

相關記載

《喉科指掌》將懸旗風與 懸旗小舌 並論,後者強調懸雍垂腫脹下垂如旗狀,二者病因相似,然懸旗風以血泡為特徵,病勢較急。

附:鑒別要點

需與 喉癰乳蛾(扁桃體炎)區分。喉癰膿成則痛劇且腫硬;乳蛾多發於喉核,伴寒熱。懸旗風病位局限,以血泡突起為標誌,病程較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