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薛寶田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薛寶田(生卒年不詳),字心震,清代江蘇如皋人,為中醫藥發展史上具代表性之醫家。其生平事蹟雖史料記載有限,然所著《北行日記》傳世,不僅反映清代醫家行醫實錄,更蘊含豐富臨證經驗與醫學思想。

在學術傳承方面,薛氏承襲傳統中醫理論體系,尤重《內經》、《傷寒論》之旨,其診療思想體現「辨證論治」核心原則。觀其用藥特點,可見清代溫病學派之影響,善用輕清透邪之法,對濕熱病證的處置具獨到見解。方劑配伍注重藥性相須相使,體現「君臣佐使」的組方規矩法度。

《北行日記》作為醫案類著作,記錄薛氏北上行醫期間所遇疑難病證,內容涵蓋內科雜病、時令溫病等範疇。書中詳載脈象辨析要點,如對浮、沉、遲、數等二十八脈的臨床應用,並結合舌診、問診等診法,展現四診合參的完整診療過程。其處方用藥常因地因時制宜,反映「三因制宜」的治療原則。

薛氏對五運六氣學說亦有所涉獵,在《北行日記》中多見根據歲氣特點調整治則的記載,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整體觀。其對藥材道地性的注重,如辨別茯苓、蒼朮等藥材產地差異對療效之影響,顯示清代醫家對藥物品質的重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