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雌雄痔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雌雄痔

雌雄痔為中醫痔瘡病名之一,指肛門外同時出現兩個形狀、大小不一的痔核,其特徵為一長一圓,狀似雌雄相對,故得此名。此病記載於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七:「一長一圓即雌雄也。」屬外痔範疇,多因濕熱下注、氣血瘀滯,或久坐久立、飲食不節所致。
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雌雄痔的形成與臟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,尤以脾胃濕熱、大腸積滯為主因。濕熱蘊結於肛門,阻滯經絡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久而形成痔核。此外,勞倦過度、情志不遂,或長期便秘、腹瀉,亦可能誘發此疾。

臨床表現
患者肛門外可見兩枚痔核,一呈長條狀,一呈圓形突起,質地柔軟或堅硬,色澤多呈暗紅或紫暗。常伴隨肛門脹痛、瘙癢,或排便時出血,血色鮮紅。若濕熱壅盛,則可能出現局部灼熱感,甚則潰爛流膿。

治療方法

  1. 內治法

    • 苦參丸:為傳統方劑,具清熱燥濕、涼血解毒之效,適用於濕熱下注型雌雄痔。
    • 辨證用藥:若氣滯血瘀明顯,可選用桃仁、紅花等活血化瘀之品;若濕熱偏盛,則配伍黃柏、蒼朮等清熱利濕藥物。
  2. 外治法

    • 熏洗療法:以五倍子、芒硝、苦參等煎湯熏洗患處,可消腫止痛、收斂止血。
    • 敷藥療法:選用清熱解毒、消腫生肌之外用藥膏,如黃連膏、九華膏等。
  3. 手術療法
    若痔核較大或反覆發作,可考慮結紮、切除等傳統中醫手術方法,以祛除病根。

預防與調護
平日應注意飲食清淡,避免辛辣炙煿之物,保持大便通暢,並適度運動以促進氣血運行。此外,避免久坐久立,適時活動,可減少肛門氣血瘀滯之弊。

雌雄痔雖屬外痔,然其病機與整體氣血運行相關,故治療時需結合全身辨證,方能標本兼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