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薛軒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薛軒(宋代)

薛軒,字仲昂,為宋代著名醫家,生平籍貫雖未詳載,然其著作《坤元足保》流傳後世,現存抄本,見證其於中醫學之貢獻。

學術背景與著作
宋代醫學承襲隋唐脈絡,重視臟腑理論與臨床實踐,薛軒所著《坤元足保》書名取「坤元」之意,暗合中醫「脾胃為後天之本」之思想,推測內容或與婦科、脾胃調養相關。宋代醫家多關注「氣血調和」與「五行生剋」,薛軒亦可能融合當時盛行之「運氣學說」,探討自然節氣對人體之影響。

中醫理論與臨床應用
若依《坤元足保》書名推論,其內容或涉「補土派」思想,強調脾胃(坤土)對氣血生化之關鍵作用,與李東垣《脾胃論》有所呼應。中醫認為「脾主統血」,薛軒可能於書中載錄調理月經病、產後虛損之方,如四物湯、歸脾湯等加減法,或結合宋代盛行之「香藥」(如木香、砂仁)以醒脾開胃。

歷史定位
薛軒雖史料記載有限,然其著作留存,反映宋代醫家對婦科與脾胃疾病之重視,亦為研究宋醫學術流派之重要線索。其理論或融合《內經》《傷寒論》基礎,並受當時民間療法影響,體現「醫易同源」之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