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血崩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血崩

血崩指的是不在經期而突然陰道大量出血的症狀,常見於勞累過度、情緒激動等情況下發作。其症狀表現為陰道大量鮮紅色血液流出,且不受經期控制,伴隨頭暈、心慌、氣短、四肢無力等症狀。

血崩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  1. 氣血不足:由於氣血不足,無法固攝經血,導致經血大量下泄。
  2. 肝鬱血瘀:情緒不暢導致肝氣鬱結,氣滯血瘀,使經血循行不順。
  3. 脾腎虛弱:脾腎功弱,無法運化水濕,使水濕停滯,阻礙經血正常下行,導致經血逆差而出。
  4. 跌僕損傷:外傷損傷氣血,使其無法固攝經血,導致大量流血。

血崩的治療方法因病因不同而異:

  1. 氣血不足型:可使用補氣養血、固攝止血的方法治療,常用方劑有舉元煎、固沖湯等。
  2. 肝鬱血瘀型:可使用疏肝理氣、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療,常用方劑有逍遙散、丹參飲等。
  3. 脾腎虛弱型:可使用健脾益腎、固攝止血的方法治療,常用方劑有四君子湯、六味地黃丸等。
  4. 跌僕損傷型:可使用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方法治療,常用方劑有三七粉、跌打丸等。

血崩的預防方法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2. 適度安排工作、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3. 飲食要清淡,避免攝取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4. 注意經期衛生,避免受涼。
  5. 定期進行婦科檢查,及早發現和治療婦科疾病。